蓬陽醫療榮獲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稱號


   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公示了2021年度第七批擬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蓬陽醫療憑借18導聯動態心電技術、全國心血管診斷中心建設等多方面優勢成功入選,被認定為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工信部在《十二五中小企業成長規劃》便提出,要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今年1月起,中共中央、銀保監會、工信部又密集出臺了多部文件,點名要加強“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是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企業,通常專注于某一細分領域,在國內甚至全球都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是國家產業硬實力的體現。

17年專注動態心電圖技術研發

      蓬陽醫療自2004年成立以來,17年專注動態心電圖技術研發,聯合多所院校及臨床專家,經過大量臨床測試及技術攻堅,研制出全球第一臺18導聯動態心電圖,目前已獲批NMPA及CE雙注冊認證,并應用于數百家三級醫院及近千家基層醫療機構,開創了動態心電圖全面精準的診斷技術與應用的里程碑!

加大投入,持續創新

暨突破18導聯動態心電技術之后,蓬陽醫療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在心電人工智能算法、心電大數據、心電遠程診斷、全國心血管病診斷中心建設、心血管分級診療等多個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并獲得多項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

“專精特新”為什么特別重要?

據有關資料,“專精特新”最早于2012年出現在中央文件里。2013年,國家工信部專門就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的發展提出指導意見。2021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的重要性在于這些企業體量雖小,但長期在某一細分領域深耕細作,很多都掌握著“卡脖子”的關鍵技術或獨到的高科技專利,被媒體總結為“體量不大,技術含量不小”,不僅對于解決“卡脖子”問題意義重大,而且還是整個中國經濟從要素驅動型粗放式增長向創新驅動型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的生力軍。

北交所核心就是服務“專精特新”企業

根據中國證監會2021年9月2日發布的公開信息及中國證監會2021年9月3日發布的《北京證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試行)》,北交所將重點立足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促進新興產業發展。可以說,設立北交所的核心是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服務。

未來蓬陽醫療將進一步整合高端醫療資源和創新技術,開展心血管領域 “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物聯醫療、數字醫療”相關產品的研發及推廣工作,為推動中國醫療技術創新及提升診療水平而努力奮斗!


往期精彩推薦